作者:孙志富

大约一个月前,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的CEO布莱恩·萨利斯基(Bryan Salesky)还热情满满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美国和德国多个城市路测”信息。但是,现在这家公司已经结束运营超过半个月的时间。

一切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但是又好像发生了很久一样,这可能最能代表近一两年自动驾驶遇冷之后给行业带来的心理影响。自动驾驶还能否回到2016-2017年那个无限风光,群情激昂的年代,已经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生存还是毁灭,也成为摆在自动驾驶企业面前的一道必选题。

商业化落地已经成为压死自动驾驶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说在商业化这条路上,自动驾驶公司展开了最后的肉搏战,因为谁都知道,这一战即决胜负也定生死。

自动驾驶迎来最冷冬天

毋庸置疑,自动驾驶行业正在走进10多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

10月27日,自动驾驶创业企业Argo AI,宣布结束7年的运营走向倒闭。

这家成立于2016年,由前谷歌自动驾驶汽车硬件开发主管布莱恩·萨利斯基(Bryan Salesky)和曾担任Uber自动驾驶部门的工程主管的彼得·兰德(Peter Rander)一起创立了自动驾驶公司,借助异常火爆的市场大势,一度成为硅谷明星、吸金王、两大车企宠爱集于一身的明星初创公司。

为了这家公司,大众将旗下AID(自动驾驶技术子公司)作价16亿美元,融入Argo AI,福特更是将其置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很快,Argo AI估值高达约70亿美元,一度十分接近SPAC上市。

风光无限好,却不知已近黄昏。迟迟看不到商业化落地的股东似乎也明白了,这样无限制地“烧钱”并不一定能带来美好的结果。所以快速要求其“关门”。

和Argo AI相比,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急匆匆地选择二次上市,算是勉强保住了命,不过这个曾经的自动驾驶芯片业的“超级制霸”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估值167亿美元,几乎和5年前的收购价格(153亿美元)相差无几,仅为去年底估值(约500亿美元)的三成。

估值跳水已经成为自动驾驶公司的常态,业内公认的自动驾驶先行者Waymo,2018年摩根士丹利曾给出1750亿美元估值,今年早些时候已经缩水至300亿美元。

当年,不愿意再继续烧钱的谷歌,早早地让Waymo自己出去融资,恐怕早已经预见自动驾驶市场不能确定的未来。

上个月,激光雷达领域的鼻祖Ibeo也发布公告称,由于无法获得进一步的增长融资,公司提交了破产申请。目前账上的现金只够支付全体员工到11月底的工资。这家成立近25年的老牌激光雷达企业,很有可能倒在这个冬天。

寒意正在向自动驾驶行业不断渗透,悲观情绪也在不断蔓延,失去了耐心的资本也在逼着自动驾驶公司向着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快速商业化落地。

“死磕”车路协同  蘑菇车联率先开启赚钱模式

成立于2017年的蘑菇车联,如果只做单车智能,恐怕今天也会处在焦虑之中。但是基于对宏观环境的判断和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分析,蘑菇车联较早走上了“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的道路,成为业内最早提出“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方案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彼时车路协同并没有走进大众视野,国内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铆足劲儿冲刺单车智能技术,追随waymo步伐,进军Robotaxi的测试运营。

然而时势造英雄,在交通强国、智慧交通、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推动下,车路协同迎来重大利好,车路协同企业也获得资本青睐。2021年以来,蘑菇车联等多家公司先后获得多轮融资,目前估值30亿美金。

如果只是政策红利自然不能让资本甘心掏钱,还需要企业手里有实实在在的订单、真真切切的落地项目。

11月22日,湖北省鄂州市临空经济区与蘑菇车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项目,项目总金额约11.14亿元,建设内容涵盖车路协同智慧道路、多场景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运营和城市交通数字底座。

这只是蘑菇车联今年斩获的大笔订单的最新一笔,目前其自动驾驶订单金额已突破100亿元。

再往前看:

今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与蘑菇车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数字通州”,项目总金额约16亿元。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与蘑菇车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无锡市梁溪区就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开展合作,项目总金额约20亿元。

今年7月,四川天府新区与蘑菇车联合作,在国家级新区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高地,据悉,该项目总金额约30亿元。

今年1月,蘑菇车联与云南大理市合作了10亿元自动驾驶项目。

去年3月,蘑菇车联在湖南衡阳落地国内首个城市级自动驾驶落地项目,项目金额约5亿。

过去一年,蘑菇车联衡阳项目顺利推进,一期38公里主干道,已完成道路升级改造;自动驾驶巴士、Robotaxi、自动驾驶清扫车、自动驾驶巡逻车已经在衡阳落地运营;蘑菇车联在衡阳智能运营中心也已投入使用,支持超过1500台自动驾驶车辆大规模运营。

这些项目,让成立仅仅5年的蘑菇车联迅速成为自动驾驶全行业最能赚钱且最会赚钱的公司。从当下看,其商业化能力超越了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Monmenta等明星企业,甚至是谷歌等国际巨头。

To G是一门好生意

自动驾驶行业提前“入冬”,蘑菇车联无疑给自己提前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蘑菇车联的实践证明:To G是眼下唯一被证实的可行路径,虽然这是一条更难的路,需要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纵观整个行业,自动驾驶企业盈利模式不外乎三种,一是ToC收费模式,二是ToB端售卖自动驾驶方案,三则是ToG合作。

在C端,尽管有些自动驾驶企业已经进入局部商业运营阶段,但距离盈利还相去甚远。在B端,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之前,订单依然有限,且面对强大车企的严苛要求,赚钱遥遥无期。相比之下,在很多人不敢企及的G端,蘑菇车联与政府合作落地智慧交通项目,已经拿到了超100亿订单。

除了蘑菇车联,看好这一块市场的还有百度、阿里、华为等巨头。2020年,百度Apollo依托“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推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百度ACE,顺利拿下广州市黄埔区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金额4.6亿元,合作包括车路协同路网基础设施、智能路口、车联网等相关应用系统的建设。

车路协同相比单车智能,具有牵涉面广,实施难度大等情况。但是,交通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也给坚持车路协同这一路线的企业指出了一条确定的道路。

目前,“双智”试点城市已达16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宏毅曾表示,各城市在双智建设的投入均超过亿元,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为各个城市发展相关产业,发挥集聚效应提供了契机。

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基建已完成投资约为1.78万亿元,整个“十四五”时期投资预计约为10.53万亿元。

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而智慧交通是“融合基础设施”的头号建设领域,是新基建主力军,而车路协同又是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一环。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车路协同玩家将会拿到更多G端订单。、

蘑菇车联相关负责人之前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蘑菇车联的公司定位非常清晰,那就是自动驾驶全栈技术服务商+运营服务商两条腿走路。

他将蘑菇车联的商业化路径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技术服务商角色出现,提供技术的整套体系,这方面类似通信行业的华为,已有成熟的商业和合作模式。在中期阶段,通过自动驾驶巴士、清扫车、巡逻车、Robotaxi等自动驾驶公共服务车辆进行商业运营,会出现一些运营商。未来,蘑菇车联则希望通过整套云服务来实现更高附加值的商业化。

作者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