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耳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缺芯成为不少行业的常态,导致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以本轮芯片短缺最严重的汽车行业为例,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不少车企先后宣布因芯片短缺交付量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因无芯造车不得不选择临时停产,保时捷更是宣布将临时采用其他芯片,待原芯片有货时再为用户替换。部分国产品牌近期也直接宣布下调第三季度的交付量。

在芯片短缺的当下,部分生产商或经销商将芯片价格上调也在所难免,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在没有过分涨价的情况下倒也无可厚非,芯片下游的各大终端产品制造商虽然会因此增加生产成本,但大多也都接受。然而,却有部分人利用需求端企业对芯片的渴求,做起了不法生意。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假芯片猖獗

大企业可以通过其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资金优势保障基本的芯片需求,但是对于很多小企业来说,在一芯难求的当下,想要满足生产需求,就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获取足够的芯片。然而,不少企业发现买到的芯片质量很差,有些甚至无法使用。这可能就是买到了假冒芯片。

据新浪财经消息显示,深圳某制造商就曾因买到假MOS管导致其生产的7000多台产品有4000多台返工,之所以买到假芯片,则是因为与其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此次提供的产品是从别的渠道获得的。

另据凤凰网报道,日本电子制造商Jenesis中国华南的工厂曾通过网站购买了一批芯片并应用到产品中,但是在微型计算器运行时,这些产品却无法打开,原因就是这批芯片的产品规格与Jenesis订购的完全不同,而且由于该供应商伪造了包装,并未及时发现。

虽然这种情况会对企业造成损失,但上述案例由于及时发现,还可以将自己的损失及对下游客户或终端消费者的危害降到最低,但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将应用了假冒芯片的产品投入市场,后果可能无法估量。

每天都要与芯片打交道的企业尚且会买到假冒芯片,更不用说那些芯片爱好者了。据黑猫投诉显示,一位用户表示,与官方正版相比,其在淘宝某商家上购买的5片ADG732BCPZ芯片,没有定位槽且丝印易被擦除、丝印字体与原装芯片丝印不一样,明显为打磨处理过的芯片,且全部无法工作。

可以说,当前各种芯片市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假冒芯片影响,有网友甚至调侃,现在买芯片就像买盲盒,好坏真假到手之后才知道。那么,这些假冒芯片又是如何流入市场的?

中小企业成受害重灾区

目前来看,流入市场的假冒芯片主要分为3种:

第一种是直接仿制的山寨芯片,这类芯片虽然均为新芯片,但由于自身工艺的缺陷,即便能以假乱真,实际性能也达不到正版芯片的水平。

第二种是用一些廉价且性能较差的芯片,或者用一些残次品以次充好,如伪造包装,通过磨丝印的方式,将便宜的、直观指标相近的芯片丝印磨换成一个贵的片子,再进行销售。一些造假水平高的假冒芯片足以以假乱真,很难被发现,只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才会发现用了假冒芯片。

这种情况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中很常见。据黑猫投诉,在116条关于洛达耳机的投诉中,不少消费者投诉都包含同一个问题,就是其收到的产品所使用的芯片并非宣传中所说的1562A,而是性能较差的廉价芯片,再加上一些其他证据怀疑收到假洛达。一位消费者更是直接表明其收到的产品使用的是廉价的1562F。

第三种则是拆解回收的二手芯片。

这些芯片由于本身就已被使用过,使用寿命等性能已经大打折扣,在拆解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些损坏,即便还能正常使用,效果也会大不如前。此外,由于像MCN芯片等部分芯片一般会有厂商写入保护代码,这些二手芯片完全无法重新烧写程序适配新的设备。

虽然当前很多芯片生产商也会通过回收废弃产品中芯片再利用的方式降低成本,但正规生产商对芯片的回收再生产有规范的使用方式,生产出来的芯片与原芯片完全不同,和直接将二手芯片翻新再销售有本质上的区别。

由此不难发现,目前受假冒芯片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大企业往往只与几家头部企业建立供应关系,即便没有充足的存货,在芯片短缺的当下,最多也只是牺牲一下短期业绩。

但中小企业则不同,这些企业往往难以从头部供应商直接获得订单,只能通过经销商获得芯片,或者由于自身规模等原因,即便能直接从芯片制造商那里采购到芯片,但在供应商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也难以保证芯片的供应。为了保证正常生产需要,这些中小企业不得不寻找其他渠道。

同时,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像大公司那样建立起有效的预警机制和供应链管理,在此次芯片短缺爆发之后,受到的冲击反而更大。缺芯令这些中小企业病急乱投医,再加上订单量相对较小,部分企业甚至选择直接通过电商来采购芯片。

事实上,假冒芯片问题一直存在,造假方式也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在此次芯片短缺来临之前,大部分企业还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芯片。当这些中小企业突然面临芯片短缺的时候,对缺芯的恐慌给了部分人赚黑钱的机会。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检验工作,很难在采购环节及时发现问题,一旦有经销商将真假芯片混着卖,这些企业将更难发现假冒芯片的存在。

寻求专业检测机构当然是一种方式,但当前,专业的芯片检测机构也不足,且价格昂贵,对于这些订单量不大的中小企业来说,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在此次芯片短缺危机中,中小企业维权难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客观现实显示,虽然生产销售假冒芯片确实违法,但中小企业维权意愿并不高:

一方面,由于芯片产品的特殊性,需要专业机构来评判,且假冒芯片产业链非常庞杂,有些甚至没有正规的组织,或者只是一个空壳公司,企业想要追责难度较大,很多中小企业耗不起;

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也存在饥不择食的情况,如买散新,在买之前就已做好买到假冒芯片的心理准备。

重设计轻制造亟待解决

当前假冒芯片泛滥并非是芯片短缺的当下才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假冒芯片泛滥是当前芯片制造能力长期不足的结果。

中国不缺少芯片设计人才,华为被称为国产手机曾经的“一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芯片设计能力。但由于缺少芯片制造能力,需要向其他晶圆制造厂采购芯片,一旦被大供应商断供,整个手机业务都陷入困境。

然而,重设计轻制造的情况并未改善,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芯片是近年来较火的创业赛道之一,但多数企业将创业或投资的重点放在了芯片设计上。

在人才方面,重设计轻研发的问题一样突出。

据IT之家报道,在设计、制造、封测3个芯片生产的基本环节中芯片设计公司的薪酬会比制造公司高一倍左右,但即便这样,求职者仍不断提高薪酬要求,芯片设计依然人才难求。据Boss直聘的招聘信息,即便是应届生,也有部分企业给出了最少2万元月薪。

然而,芯片制造企业却面临留不住人的局面。

据上市公司的财报显示,在明确公布了研发人员数量的企业中,2021年上半年,国内半导体的龙头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研发人员为1785人,同比减少634人;华润微(688396.SH)研发人员虽然同比增加124人至808人,但研发人员占比却仅增0.24个百分点。

大量资本融入芯片设计本就会令芯片产业链出现结构性问题,芯片制造本身又是个重资产的领域,无论是提高工艺还是提高产能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能给到人的可能就更少了,这对芯片制造能力的提高更加不利。

长期以来的重设计轻制造最终导致在芯片需求量急速上升的同时,芯片供应却难以跟进,大企业勒勒腰带还能活,小企业只能吃糠咽菜甚至啃树皮。

芯片短缺只是暂时的,想要从根源上解决假冒芯片问题,提高芯片制造能力才是根本。好消息是,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芯片制造企业宣布增资扩产,虽然距离新产能投入使用还需要一定时间,但随着这些新产能投入使用,以及芯片短缺状况的缓解,假冒芯片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猫头鹰科技希望大家都能够提高警惕,远离假冒芯片。

作者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