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eff

近日,广汽本田传出重磅消息,正式启动裁员。从本月起开始在其生产员工中征集自愿离职人员,相关报道称已经有1700人应征,占到合资公司总人数的14%。

据最新消息称,广汽本田方面表示,征集刚刚启动,员工可按照意愿自主提出,广汽本田会依法依规向员工进行补偿,具体赔偿方案目前尚未确定。

广汽本田解释称,本次到期劳务合同不续约、自愿协商解除劳务合同的规划,为的是加速广汽本田的新能源战略转型,接下来的生产会随着生产队伍的减少而进行调整,但具体生产计划调整目前还没有明确。

早在去年12月份,本田汽车就公开表示,决定削减中国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公司约900名在广州市内工厂从事汽车组装工作的派遣员工。虽然广汽本田对外解释称,裁员是外界的错误解读,自己并没有裁员,只是终止了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协议。

但这无疑是这一波大裁员的序曲,成立26年来,首次出现裁员这样的事情,已经无法掩盖以广汽本田为代表的日系合资开始走下坡路的现实处境。

销量持续下滑 彻底告别躺赢时代

作为中国汽车4S经销模式开创者,广汽本田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就进入到了中国市场。中国正式加入WTO后,私人汽车消费市场开始快速崛起。广汽本田只用了大约三年的时间就在中高端汽车市场上站稳了脚跟,雅阁与飞度成为了无数国人购车时的首选。

躺赢、躺赚是对那一段时期的广汽本田最好的描述。然而,时过境迁,在新能源转型的浪潮冲击下,广汽本田的销量持续下降,曾经属于广汽本田的细分领地,逐渐被“后来者”分食,甚至是取代,雅阁、奥德赛、飞度等“主角”光环正在慢慢褪去。

数据显示,2023年广汽本田整体销量同比下降约 13.5%,为64万辆,惨遭“三连跌”,同时下滑幅度还在逐渐拉大。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广汽本田销量分别为78.03万辆、74.1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7%、4.93%。

今年前四个月,本田在华销量也大幅下滑10.9%,仅为28.07万辆。其中,广汽本田销量为14.16万辆,同比下滑19.01%。

扒开广汽本田的产品线,飞度和型格不温不火,存在感有限。凌派有过高光期,但最终被强大如轩逸,朗逸和卡罗拉、比亚迪秦等选手彻底打败。SUV市场曾经很火的缤智,换代后便开始退步。作为中大型SUV市场的前浪,冠道的销量和声量早已大不如从前。

目前比较能打的大概只剩雅阁了,但这基本都是靠着大幅优惠换来的。目前雅阁车型在终端市场上动辄就是3万-4万元的优惠。但是雅阁的表现依旧乏善可陈,2023年,雅阁累计销量为171,200辆,2022年减少了近5万辆。

对此,有广汽本田的经销商向媒体透露,今年以来销售状况变得更加艰难,其所在4S店目前已关闭销售业务,仅做售后功能使用。

由于销量持续下滑,据传本田计划将今年中国市场销售目标降低13%至106万辆。自2020年销量达到历史新高后,本田在华销量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由2021年的156.15万辆下降至2023年的123.42万辆,“四连跌”几乎是水到渠成。

据悉,广汽本田总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在黄埔区、增城区拥有三个厂区、四条整车生产线,总占地面积为238万平方米,年产能约为77万辆。另外,全新电动汽车工厂建设项目正在推进,新工厂计划在今年投产。

销量下跌背后,其产能利用率也在下滑。广汽年报显示,2023年,广本报告期内产能为65.12万辆,产能利用率为84.57%。而在2022年,广本产能利用率接近100%,达99.71%。

产能利用率明显下滑,考虑到成本,广汽本田的裁员也就无可厚非。

新能源转型缓慢表现平平 逆风翻盘难度大

面对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市场的“反扑”,以广汽本田为代表的传统燃油车企倍感压力。广汽本田原本寄希望于通过雅阁PHEV、皓影PHEV来保持市场地位,但两款新车型推出后,销量一般,对整体销量的贡献度非常小。

此外,广汽本田还推出了e:NP1极湃1及e:NP2极湃2两款纯电动车,以及纯电动SUV VE-1,导入了广汽股东方的纯电动轿车绎乐(EA6),形成了包含PET(燃油)、HEV(混合动力)、PHEV(插电混动)、EV(纯电动)等多动力平台的车型矩阵。

但是,这些车型基本被淹没在了新能源“大潮”中,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广汽本田目前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在稍早前的4月16日,本田中国正式发布了其立足中国的全新新能源子品牌“烨”。

据介绍,“烨”品牌将与包括宁德时代、华为等中国供应链品牌达成了合作,旗下两款纯电新车型将于今年内实现量产,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上将会比此前推出的电动车型有更多突破。到2027年,本田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烨”品牌新车型。

2024北京车展上,本田宣布到2035年,本田在华销售车型中纯电动车占比将达到100%。

近期公布的本田财报显示,本田将投入1.19万亿日元大部分用于电动汽车方面的研发和投资。此外,在未来生产配套方面,本田还投资约1.7万亿日元在加拿大建立电动汽车供应链,包括整车组装厂、电池制造厂等。新建设的组装厂将于2028年全面投入运营,设计年产量可达24万辆。

从本田一系列的动作看,其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和动力都很足,只是留给广汽本田的时间恐怕不多了。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下一个“洗牌时间”可能在2025年。到目前为止,广汽本田在新能源领域的号召力和产品竞争力都远不如自主品牌,在硝烟四起的新能源战场,广汽本田想要逆风翻盘的难度极大。

日系品牌“压力山大” 转型加速迫在眉睫

连续三年销量下滑,且下滑幅度不断加大,在新能源市场上的“战斗力”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面对这样的困境,广汽本田采取的“裁员增效”更是让外界对其的唱衰声愈发强烈。

面对新能源车企的强势攻击,广汽本田这样的传统燃油车巨头也已抵不住压力了,未来很有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事实上,随着汽车市场逐渐从燃油车时代过渡到新能源时代,曾经备受国内消费者追捧的合资品牌已不再像此前那般可以轻松获得车主们的青睐。

当前汽车产品面向的消费群体呈现出越来越年轻的趋势,如果车企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品,那么消费者就有可能会认为车企的技术落后、跟不上潮流。慢慢地,市场上关注这一车企的消费者就会越来越少。

当以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不断发力之际,有着日本“血统”的合资汽车品牌在市场上面临的竞争压力愈来愈大。

过去依靠可靠品质和燃油经济性的日系品牌近年来在中国销量放缓,今年4月三大日系品牌在华销量均出现同比下滑。

广汽本田的境遇只是日系品牌当下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缩影。

去年10月,经营陷入困境的广汽三菱宣布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重组之后三菱品牌汽车在中国的本地生产将终止,也基本宣告三菱汽车正式退出中国。

去年7月,据日经新闻报道,广汽丰田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鉴于近期的生产水平,该公司提前终止了约1000名劳务派遣员工的合同,该公司将依法给予经济补偿,并向受影响者说明情况。

去年一汽丰田在发布的《致一汽丰田经销商伙伴的一封信》中提到,在10、11月份已大幅下调生产的前提下,12月到明年2月份的生产继续大幅向下调整,以此改善经销商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近期丰田也在进行员工调整,调整方案同样主要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

裁员、减产都是日系车企为应对当下境遇所采取的“瘦身”降本措施,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长远来看,加速转型,才是关键。在裁员的同时,也需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投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市场趋势下,日系车企需积极调整战略,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投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同时,与中国科技公司的合作也将为日系车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报道称,日系品牌正在通过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合作以提高其车型的智能化竞争力。日产已宣布与百度合作,其在华车型将搭载百度AI解决方案;丰田则宣布与腾讯在智能出行方面展开合作,预计今年年底前会发布共同开发的新产品,当前正处在测试阶段。

作者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