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TMC动力 

日产中国公布了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2023年10月销量为70,006辆,同比下跌16.05%,真是“跌跌不休”!

虽然全新天籁和轩逸的销量再创新高,带动东风日产10月环比增长30%,但这是建立在9月销量同比暴跌23.9%的基础之上。在轩逸家族累计销量突破五百万辆的历史纪录之下,从两代同堂到推出超级电驱版本,奇骏已经无力撑起东风日产!图片

三大日系汽车品牌中,丰田和本田分别在中国建立了两家合资公司,并采用了大众汽车的双车战略,在内斗的同时也做大了整个蛋糕。

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公司之一——东风日产独此一家,曾经也是车型最丰富、销量最高的日系车企,没有之一。

时过境迁,东风日产天籁、奇骏和轩逸等三大明星车型,如今只有轩逸值得一说。

然而,即便是销量冠军,新旧轩逸两代同堂,燃油、增程混动和纯电三大动力,多年来更多是以价换量,再也不是一个合资品牌车型应有的模样。图片

如果说汽车产业过去3年遭遇各种严峻的挑战,2023年则是充满迷茫的一年。

新常态的形成必然会引发秩序的重塑,对于东风日产而言,是继续沉沦于轩逸的美梦还是背水一战,今年就是决定性的一年。

当广汽丰田在2022年成功实现百万辆产销量之时,我们看到了本田和日产销量的同步下跌,是广汽丰田强大的供应链和生产能力,也是其成本竞争力所背书的游刃有余的价格和市场策略。

更让人后怕的是,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新车型和换代车型不断加码,新雅阁和新英仕派、新CR-V和新皓影,全新HR-V和ZR-V致在等等车型都无法在2023年带来销量增长。图片

作为东风日产两驾马车之一的新奇骏,强行采用1.5T三缸发动机,最终被中国市场和用户无情抛弃,重新复活的奇骏·荣耀售价比新奇骏还要贵,而奇骏e-POWER增程混动版,还是采用三缸发动机,果然是一条路走到黑。

今时今日,怎么还会有一家合资车企这么不了解、不响应中国汽车市场和用户的购车偏好?何况在此之前已经有通用和福特铩羽而归。

东风日产仍旧在苦苦等待新奇骏的四缸发动机,与此同时还得牢牢捆绑在轩逸这一根救命稻草上,这一切的努力却因为广汽丰田的百万辆规模而破灭。

广汽丰田在2022年成为了又一家百万辆产销量规模的合资车企,2022年底的促销政策和价格优惠史无前例,让市场惊恐。

在没有全新车型的2023年,广汽丰田同样祭出了价格神器,多款车型占据细分市场销量头部位置,试问谁能做得到?图片

日产、丰田和本田的纯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才刚刚起步,日产推出了Ariya,丰田有bZ4X,本田则是e:NP1,但丰田构筑的电动智能汽车产业链远比日产和本田更广、更深。

在智能化板块,广汽丰田开始全面普及两大智能功能,包括中控屏娱乐系统以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这将是一次对汽车产业影响更加深远的改变,特别是传统汽车市场。

很多人都不知道,就连自主品牌的主流车型都需要选配或者高配款才有的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包括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和紧急制动等等功能,广汽丰田雷凌已经实现了全系标配(除入门级一款车型)。图片

东风日产用丰富的车型打造了大连、郑州、襄阳和广州从北到南的生产基地,也让我们看到了第一家实现百万辆产销量的日系车企,“技术日产”的口号也深入人心。

可叹的是,随着东风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两大母公司遭遇史无前例的变化,而丰田也悄然间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全系列车型布局,东风日产开始停滞不前了。

东风日产的一意孤行,让奇骏这一款重磅车型瞬间从神坛跌落,东风日产似乎正在逐渐远离中国市场和用户,看不清这里究竟需要一辆什么样的汽车。

在产能过剩背景下投产的武汉工厂,据说已经开始代工东风岚图的车型。图片

占据东风日产近一半销量的轩逸,我们不知道东风日产如何穷尽一切保住它的销量冠军地位,2023年轩逸或许还是销量冠军,但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俗套也要说一句,时代抛弃你,不是因为你不努力,而是别人比你更努力,更别说努力不到位的东风日产,在此时此刻遭遇史上最强大的广汽丰田。

东风日产还能保得住轩逸的冠军宝座吗?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或许放弃了轩逸,更能让东风日产痛定思痛,卷土重来。只有这样,东风日产才能避免广汽丰田这一片雪花导致的市场雪崩。

作者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