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线外邦

从2020年开始,且不提被边缘化的法韩美系,德日两大主流合资的市场份额也一路下跌,2023年1-10月,德、日系市场份额分别跌至 20.7%和17.2%,而同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超过51%。尤其在新能源市场,合资新能源渗透率仅6.7%,存在感极低。残酷的现实将合资们抛入了风暴中心,不得不承受何去何从的灵魂拷问。
有落寞离场的,也有通过入股或改变股权曲线救国的,没有标准答案,唯一确定的答案就是变。

图片

就在各大电商平台疯狂冲刺双11的当天,中国合资规模最大、合作单元最多的合资航母——东风有限以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战略发布,重启命运之轮。

启动新战略

圈外人可能不太了解东风有限(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但都知道东风日产,东风日产就是旗下最大的合资项目。20年的合资生涯,让东风有限成为母舰级的合资企业:累计销售近2150万辆,累计纳税2848亿元;构建起6大生产基地、东风日产、郑州日产两大研发中心及联友智行科技研发基地,并孵化出首个合资自主启辰品牌,称其为合资1.0时代的合资范本也不为过。

不止体现在业务单元,在以文化融合为核心的软实力构建上,东风有限也作出了表率。“尊重东风和日产的品牌和企业文化,始终秉承对东风有限最好的共同原则”,成为合资公司最强韧的纽带。

在发布会现场,日产汽车高级副总裁、日产汽车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兼中国东风有限现任总裁山崎庄平用“合资、合心、合创、合作、合力、合志”六个词来形容彼此精诚的合作关系。原东风有限总裁中村克回忆说,至今他还能想起当年那通告知他“你不再代表日产,代表东风有限”的电话。

图片

没有谁能逃过时代的选择。面对产业裂变、赛道切换,东风有限必须接受转型的挑战,“启DNA+”战略发布,正是东风有限放下过往辉煌,以一切归零的心态重新出发的起点。

“面对当下市场竞争和发展,东风有限不挑选机会,我们只进化自身”,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兼东风有限副总裁陈昊表示。

新战略“启DNA+”中的D代表东风,N代表日产,A代表Advancing,喻意前进并领先,+代表自我进化,代表东风有限将通过产品、技术、智能、服务、营销、生态等全面进化,进入新能源主流赛道的决心、信心和雄心。

“启DNA+”战略的发布,也标志着东风有限将踏上新征程。对此,日产汽车董事、代表执行官、总裁兼CEO内田诚表示,过去20年,东风、日产强强联合,进入新战略时期,日产汽车将继续支持东风有限,为中国事业全力以赴。

内田诚的表态对东风有限极为重要。当然,这话也可以理解为,东风日产会坚守下去的。

日产汽车对中国市场的积极态度与阴晴不定的丰田形成强烈反差,原因在于日产是全球最早将纯电列为动力技术的车企,具备完整的“三电技术”,而且他还憋了个大招,全固态电池明年会试量产,计划2028年量产。据日产汽车工程师介绍,日产ASSB全固态电池在成本和性能上比丰田的全固态电池更有优势。

三个答案

“启DNA+”战略,回答了三个优先且紧急的问题:

其一,东风有限将继续坚持合资主导新能源战略,深化和扩大合资合作的业务范围。针对三大主营板块,东风有限给出了明确的规划:日产和启辰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进入不同主流细分市场;郑州日产聚焦皮卡和SUV研发,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其二,基于东风有限20年孵化的整车研发能力以及上下游产业链体系,以“中国资产、中国速度、中国标准”输出新产品。

山崎庄平承诺:“至2026年前,我们将向中国市场新投放10款本土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包含日产、启辰品牌及东风品牌”。首款自主研发的日产品牌新能源汽车将于2024年下半年投放市场。基于竞争保护,现场只展示了4辆新车的轮廓。

图片

自主研发这一点至关重要。不同于油车时代,中国新能源市场不仅大而且强,中国用户对新技术、新科技的需求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品牌已占据全球60%的新能源市场份额,并且,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在全球也是最完善的。合资公司自主研发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事实上,国内新能源动力技术是有独特性的,插电式混动就属于中国特有。

其三,基于新时代国家积极推动全球化的大背景,东风有限将整合所有事业单元,开启全球化进击之路。技术层面,东风有限将向全球市场输出自研的电动、智能技术;在整车层面,2025年东风有限将正式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步设定的出口销量为10万辆,其中包含4款日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1+1+1组合出击,描绘出东风有限的新蓝图。陈昊说,东风有限将超越“在中国,为中国”的初衷,打造具备全球化能力的合资公司,以“中国序列,启动全球”。

”功成名就俱往矣,而今迈步从头越”,放手一搏的东风有限能否重树新时代开放合作的样板?值得期待。

「说说观点」

在油车时代,合资公司依赖外方输出核心技术与产品,外方把持绝对的话语权,长达20多年的合资模式给合资车企打上了“外来人”的烙印。随着中国品牌进入并开始主导主流赛道,唱衰合资的声音不绝于耳。但这种偏执的观点,并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

从公司属性讲,合资车企也是中国公司,是有外方参股的中国公司。合资模式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无论在解决就业还是纳税层面,合资车企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说得再现实点,合资车企的命运影响着几十万人的饭碗。

从行业发展讲,汽车属于全球化产业,资本、技术、人才拥有高度的流动性。过去我们以“引进来”为主,现在我们开始向全球输出,日产汽车来中国与比亚迪到日本,都是全球化带来的结果。

从行业竞争讲,“鲶鱼效应”、“马太效应”对于市场竞争不可或缺,最近的案例就是特斯拉,没有它强势搅局,没有它为智能电动汽车打样,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不会这么快。

一个真正繁荣的市场,应该百花齐放,一个真正强大的市场,应该形成多元竞争格局。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合资车企唯有抛弃固有的造车思维,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中国市场的变化,探索新的合资合作模式,才能扭转逆势,保守、对抗结局就一个,那就是下牌桌。

作者 Wang